王艳丽,1969年生,黑龙江五常人,北京鑫淼汇科贸有限公司负责人。生于一个农民家庭,来新发地之前,在老家做过布料批发,开过饭店。2007年,她与丈夫同闯西藏,想将西藏优质的啤酒、白酒运到黑龙江销售,并买下了在黑龙江的总代理权。结果当地消费者并不买账,那年她赔了个血本无归。
“天下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经商道路本就有起有伏,但重要的是始终要有一种不服输、实干的精神。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和反省后,2010年,夫妻俩南下京城,从事计划已久的水果批发业。夫妻二人仅用一年时间,便熟悉了水果批发市场各环节,并积攒了本钱。在经营中,她发现山楂耐运输,易保存,利润稳定。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”要做好生意,好平台是关键。于是第二年,她慕名而来,加入了新发地市场,并将山楂作为主营品类,开启了这条“山楂大王”之路。
事实证明,王艳丽的选择是正确的。虽然刚开始由于一些原因也赔了不少钱,但聪颖过人的她很快便理清了批发行业的规律,生意越做越顺,不但山楂的销量与日俱增,经营的品类也增加了桃、葡萄、千禧果等。每年的9月到来年的1月是山楂上市的季节,这5个月也是王艳丽忙碌的时候。截至目前,王艳丽5个月的山楂销量将近4000吨,销售额达1500万元。在山西运城的绛县及山东临沂等地区,王艳丽都有合作的山楂种植区,并配有自己的质检师,挑选出的精品山楂直供北京市场。现在拥有2200多亩基地,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。在王艳丽看来,自己能成为山楂大王,取得如此的销售佳绩,离不开付出的艰辛,更离不开她心中的“秤”。
以前在做零售时,王艳丽发现以同样价格批发的货物,别人一天能赚500多块钱,而她只能挣100多。为何呢?她疑惑。经过一番调查才知道,别人调了秤,缺斤短两。她不这样做,宁可少赚点,也要将自己的良心摆正。
有次,她的一个朋友出于好心,为让她多赚点,偷偷将她的秤调了。那几天,她称东西时,感觉分量不对,比往常轻了些。于是,她又用别人的秤称了下,发现差不多。王艳丽同那个人说:“你的秤不是缺吗?怎么咱们一样。”“那你的秤也缺。”人家回应道。她非常生气,立即安排人调换回来。后来的一段时间,在给消费者称东西时,王艳丽总会多添二三两,直到补回来。“不这样做,我的良心上过不去。我做人必须要坚持自己的底线。母亲从小就教育我,做人要实实在在,就算人不帮你,上天也会帮你。”她说。
在尽心尽力谋事业之时,王艳丽更不遗余力的搞乡村振兴。她的基地都建于贫困县区,让一株株遒劲、蓬勃的山楂树,结出致富之果,让许多农户的生活更有尊严和奔头。每到采摘季节,在王艳丽山西绛县山楂基地,许多人站于一株株山楂树下,或弯腰,或攀于树间,小心地采摘山楂。刚刚还是空空的袋子,不一会儿便鼓起来了。摘满几袋,然后用细绳系住,或肩挑背扛,或用手推车,搬到货车上,忙活得热火朝天。
王艳丽无论在做山楂,还是其他水果,她始终不忘帮扶带动。在安徽砀山,需要雇工时,她总是雇一些五保户,或家里比较困难的,为他们提供一个岗位,接济一下,让其有钱赚,生活更有尊严。
王艳丽依据土壤,气候等地域特性,遴选优质品种,统一标准,确保山楂口感品质,以高于市场一定价格向农户收购。其中在山东临沂山楂基地,她精选的一个冰糖山楂品种,口感酸甜可口,光批发价就卖到了十块钱一斤,成为当地的区域品牌。至于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王艳丽说,难的就是品种的选择。有一两年农户种出来的山楂,个头过小,市场不认可。遇到这种情况,即使自己搭钱销售,也要农户的基本收入。
谈及一路走来的感动时,王艳丽说,非常感谢新发地平台,让她的事业步入正轨。尤其被评选为大王,更是激励了她,向各个大王学习。伴随她事业变化的还有她的思想,之前,她做农业只知赚钱,有时还挺反感,后来才觉得越来越热爱这个行业了。做农业就是做善事,能帮助老百姓销售东西,具有价值感。关于企业未来,王艳丽想要产供销一条龙发展。进行多元化经营模式,拓展电商、超市等渠道,通过新媒体运作线上营销,实现线上线下大融合。(来源:北京新发地公众号)